
林家銘 Justin
林博在品管領域擁有相當豐富的經歷,無論是知識理論或實務經驗,均能深入內涵,課程所獲的知技能含金量極高。老師擅長將生活案例融入理論,邏輯架構清晰,案例說明淺顯易懂,讓學員對議題的全面性整體掌握清晰明瞭,快速掌握關鍵。
現任職務
CSSS中華六標準差學會/常務理事
VMIT中華價值工程學會/推廣委員
VEST台灣價值工程學會/理事&研發教學委員
三上管理顧問(股)公司/資深講師.顧問師
VMIT中華價值工程學會/推廣委員
VEST台灣價值工程學會/理事&研發教學委員
三上管理顧問(股)公司/資深講師.顧問師
最高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 博士 (2010/6~2013/7)
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博士 (2017/9~2021/6)
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博士 (2017/9~2021/6)
曾任職務
- IEG群龍管理顧問/首席顧問
- 群創光電/品保經理
- 友達光電/供應商管理部 副理
- 統寶光電/品質系統部 課長
- 潤弘精密/生產.業務.估算.設計部門等 部門主任
專業認證
- 六標準差(六西格瑪)大黑帶:MBB (BMG, IEG國際認證)
- CSQ:首位認證CQC品質顧問師
- TRIZ Level-3 (MATRIZ國際認證)
- CMMS/製造管理師、精實管理工程師
- SPSS 商業數據分析師
- IECQ QC080000:2017/內部稽核員
- IATF 16949:2016/主任稽核員
- ISO 9001:2015/主任稽核員
專精領域
IATF 16949:2016、IATF五大核心工具、AIAG-VDA FMEA、品質稽核手法、六標準差、Ford 8D、KT問題分析與決策邏輯、SPC、RCA要因分析、DOE實驗設計、MSA、Q7、田口品質工程、TRIZ系統性創新方法、Minitab軟體應用…
授課企業
台積電、上銀光電、台達電、力晶半導體、友達光電、群創光電、統寶光電、乾坤科技、元太科技、宸鴻光電、京元電子、漢磊科技、瀚宇博德、光頡科技、景碩科技、瑞統科技、南亞電路板、盟立自動化、加高電子、和大工業、中興工程、奇美材料、台灣松下、四維創新材料、精材科技、應美盛、大豐環保、健策精密工業、中鼎工程、信越半導體、聯鈞光電、士林電機、堤維西交通工業…

QC七大手法
生管/品管
60年代,日本企業通過運用品管七大手法收集工作現場資料並進行分析,大大改善產品品質,使日本產品成為品質的代名詞。品管七大手法的運用,提升了日本產品的水準,是日本產品走向世界的原動力。日本石川馨先生:利用此簡單而容易的QC七大手法可解決95%的問題…稍加學習,是任何人都立即可以活用的手法。
1天/7H
2天/14H
研發/工程師

TRIZ系統性創新
生管/品管
TRIZ(「萃智」又稱「萃思」)是俄文的縮寫,其意義為「發明性問題解決理論」,是源自於前蘇聯發明家 Altshuller 等研究20 萬份專利所理出來的系統性創理論及實務的解題手法。主要是系統性地利用前人及跨領域的智慧來解決問題,它可以很有系統地帶領我們跳出思考窠臼、拓展革新思維。其通盤、有效且具系統化之特性可推廣於各種產業,也成為當今研發及創新,最有效、最重要的系統手法。
3天/21H
主管級
研發/工程師

TD產品之公差設計分析
生管/品管
公差設計(Tolerance Design)是指對各種參數尋求最佳的容許誤差,使得品質和成本綜合起來達到最佳經濟效益,這是產品設計中不可或缺但又往往被忽略的一個環節內容。試驗設計DOE常常用在新產品的設計和研發工作中,而產品設計常常可以分為系統設計、參數設計和公差設計三個階段。所謂公差設計,是指對各種參數尋求最佳的容許誤差,使得品質和成本綜合起來達到最佳經濟效益,這是產品設計中不可或缺但又往往被忽略的一個環節內容。公差設計通常是在完成系統設計和參數設計後進行的,此時一般來說,各元件(參數)的品質等級較低,參數波動範圍較寬。公差設計的輸出結果就是在參數設計階段確定的最佳條件的基礎上,確定各個參數合適的公差。
1天/7H
研發/工程師

Flow應用IE手法改善與優化工作流程(IE7)
生管/品管
隨著時代進步及消費者意識之抬頭,全球正朝向以品質及產能並重為主要產品發展之訴求。而為了維持良好之產品品質,也為了同步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流程分析可協助我們找出工作延遲之主要關鍵因素,並針對這些關鍵因素來找出最低成本與最高效率之工作改善方法。
流程分析應用了科學管理知識,以合理化及舒適化之工作方式來改善我們產品之工作效率。並以提高生產力及增進公司利潤,使得公司得以長期生存經營發展。證來讓生產系統能夠處於最佳運行狀態,進而獲得最高之整體效益。
流程分析應用了科學管理知識,以合理化及舒適化之工作方式來改善我們產品之工作效率。並以提高生產力及增進公司利潤,使得公司得以長期生存經營發展。證來讓生產系統能夠處於最佳運行狀態,進而獲得最高之整體效益。
1天/7H
研發/工程師

DOE實驗設計
生管/品管
實驗設計從1930年代就已經開始用於改善農業產量。目前已普遍應用在許多領域,例如: 製造業上利用實驗設計對製程績效作改善以及新製程開發。在製程開發初期就運用實驗設計提高製程良率、降低製程變異、縮短開發時程及降低整體成本。實驗設計之目的是「找到降低變異的因子設定 (最佳條件,Recipe)」。一旦決定因子之後,可以透過控制因子的設定來降低製程變異,或是降低產品對不可控制因子的敏感性。
2天/14H
研發/工程師

SPC統計製程管制於Excel之分析應用實務
生管/品管
管制圖是1924年由美國品管大師 W.A. Shewhart(舒華特)博士發明。當時稱為(SQC,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英國在1932年,邀請Shewhart博士到倫敦主講統計品質管制,而提高了英國人將統計方法應用到工業方面之氣氛。1939年, 休華特(Walter A. Shewhart)與戴明(Edwards Deming)合著一本「由統計出發的品質管制」(Statistic Method from the Viewpoint of Quality Control)強調品質是製造出來的,而非檢驗出來的,主張將簡單而且單刀直入的統計方法運用在製程之中,才是預防品質滑落的最好方法,並能節省大量檢驗成本,達成品質的目標。
1天/7H
2天/14H
研發/工程師

AIAG-VDA FMEA(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第五版
生管/品管
FMEA (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 失效模式及效應分析,是一套常用於設計開發的評價方法,能在設計開發階段時就有系統的預測可能引超的失敗及故障等情況,並對這些現象所可能造成的影響來分析原因,並事先研擬出對策,管制追蹤矯正措施的執行,以便對所預測可能出現的失效及故障做好防範措施,在設計開發階段就導入品質考量,減少設計開發過程之不確定性,並降低產品製造時及使用時的風險,提升產品品質從而減少不良品質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
1天/7H
2天/14H
主管級
研發/工程師

IATF16949五大核心工具之應用
生管/品管
IATF 16949汽車業品質管理系統要求的五大核心,是汽車工業對品質管理系統運用的技術工具,由於五大核心工具提供對品質管理系統有效的監控及管制,故普遍適用於各製造行業當中。IATF(國際汽車行動組織)為了推動IATF16949標準的理解和運用,特別出版了五大核心工具應用指南,以此來推動五大工具的應用和推廣,因此五大核心工具是汽車產業品質路徑圖首要步驟,包括 APQP、PPAP、FMEA 、MSA 、SPC,五大核心工具是整體汽車產業品質管理體系的基石,也是一直以來普遍受製造業推崇的品質管理工具,若能善用勢必能帶來品質的大躍進。
4天/28H
研發/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