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表是反映企業過去一段期間內的經營成果,是財務結構改善的重要依據與方向,亦是企業競爭力的發展軌跡,財務數字裡吐露企業競爭力的強弱,也刻畫企業興盛衰退。財報分析能力的具備,是每位主管人員皆應精進的能力。財務報表中各科目的數據皆有其代表的意義,具備基本的財務報表分析能力,就可利用財務報表對組織的營運績效進行簡易分析,同時可強化成本觀念,人才的成本意識強化,始能重視開源節流與成本管控的重要。
課程目標
- 瞭解三大財務報表的閱讀重點,並提出經營調整作法
- 學習了解財務報表中各科目的數據所代表的意涵
- 快速掌握財務報表所表達的指標項目
- 掌握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的解析要領
一、財務報表分析基本概念
1.會計是商業語言
2.企業營運與財務報表的關聯
3.三大財務報表的關聯性
4.財務報表的資料來源
5.財務報表分析的功能
6.財務報表分析的目的
二、綜合損益表的解析要領
1.綜合損益表的架構
2.營業收入的內容
3.營業成本的內容
4.毛利代表的經營涵義
5.產品別營收與毛利分析表解析重點
6.營業費用的分類與管理重點
7.營業外收入與支出的內容
8.淨利及每股盈餘代表的經營涵義
9.企業是否具備結構性獲利能力
10.綜合損益表的閱讀重點
三、資產負債表的解析要領
1.資產負債表的架構
2.資產負債表的內容
3.帳齡分析與逾期帳款管理
4.存貨庫齡分析與管理重點
5.營業循環與現金轉換日數
6.從資產配置檢視經營理念
7.從流動比率衡量短期財務風險
8.從負債比率看出風險偏好與財務強度
9.資產負債表的閱讀重點
四、現金流量表的解析要領
1.現金流量表的架構
2.現金流量的類型
3.現金流量表的用途
4.從現金流量表分析盈餘品質
5.從現金流量表檢視自由現金流量
6.現金流量表的閱讀重點





本課程設計採Scrum敏捷方法為基礎,結合專案管理領域知識,擺脫厚重理論框架,以透過活動實作與討論,瞭解與體會敏捷思維是什麼。並藉由以各產業的實際應用案例,敏捷思維與方法在實務上應用的概況。

QFD是邁向整個品質計畫系統,因此利用品質表再度展開至各零組件品質,又展開為製程管理之要素等而建立品質保證機能,使企業品質計劃的工作圓滿完善,做好設計開發、生產準備與製造等各階段的品質保證工作。

透過此課程學習如何針對新品進行消費者洞察以及真正打中客群之有感行銷溝通策略,運用行銷手法有效觸達並影響目標受眾,以提升品牌影響力。

主管人員基於管理需要,本應提升勞基律法的相關素養,以避免觸法或損及組織與員工的權益,以杜絕勞資雙方因認知不同而衍生歧見與爭議,課後即能學以致用,確實落實事前防範,並降低勞資間之衝突。

實施VA/VE通常採用跨部門團隊合作,包含研發、設計、生產、採購等專業人員,共同分析產品的功能與成本,並提出創新的改進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