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營運的目的乃係獲取利潤、追求永續。隨著全球化所帶來的商機與危機,企業的獲利空間不斷被壓縮,使得成本壓力越來越大。在分工細膩的微利時代,節流和管控成本的核心使命應是全員的責任,讓成本觀念深紮,培養成本意識屬實重要。外在環境無法控制,但卻可以培養內部人員的成本專業素養,逐層強化成本概念。企業成本管理不是只追求降低成本,而是從成本與效益的對比中尋找成本最小化,建立正確的成本意識/概念,是企業存續與經營的活水。
課程目標
- 暸解成本基本概念及製造成本的計算要領
- 運用成本管理報表資訊及損益兩平分析工具
- 協助管理者執行有效的成本分析與控管
- 學習提升邊際貢獻率及降低成本的具體作法
一、成本會計基本概念
1.成本的定義
2.製造成本的要素
3.直接材料成本的蒐集與計算
4.直接人工成本的蒐集與計算
5製造費用的蒐集與計算
6.產品成本與期間成本的差異
7.成本會計的功能
二、成本的分析與控制
1.製造業成本結構分析與管理重點
2.產品別及客戶別營收與毛利分析
3.生產量與產出率分析
4.存貨庫齡分析與呆滯庫存管理
5.部門費用分析與管理重點
6.成本資訊對經營的影響
7.成本管控的KPI設定
三、損益兩平分析與決策制定
1.損益兩平點是重要經營指標
2.區分變動與固定成本
3.產品邊際貢獻分析
4.負毛利產品是否能銷售
5.特殊訂單的訂價策略
6.要多少營收才能打平
7.設定目標利潤的必要營收
8.增加行銷費用對利潤的影響
四、提升邊際貢獻率的作法
1.行銷面的規劃作法
2.生產面的提升作法
3.研發面的評估作法
五、降低成本的規劃與作法
1.掌握成本管理的方向
2.運用替代料降低材料成本
3.降低採購成本的作法
4.製程改善與成本降低
5.作業流程簡化與E化
6.工作分析與人力盤點
7.五四三原則降低人事費用





年度教育訓練計劃的產出就像是開啟一個新的專案,從盤點需求分析、訓練對象、訓練目標、課程設計、訓練的方式與時間、預算編制、執行、追蹤、檢討改進與調整...,透過完整的規劃,期能有效的提升主管的管理領導績效與員工專業能力及知技能的成長,為企業的競爭力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力量。

本課程將從敏捷核心精神出發,以敏捷實踐方法為例,並結合工作管理實務經驗,以系統化的方式,深入淺出的引導,使學員瞭解敏捷管理知識、掌握敏捷精髓心態方法,更增強敏捷於管理實務上的技能,以助延伸應用於實際工作中,於提升個人工作效率與團隊管理效能!





